春節是中國一張底蘊豐盈的文化名片,是一座悠長的文化殿堂,也是青少年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好機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借助新媒體等互聯網手段,引導青少年體味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傳統節日內涵,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學校、家庭乃至全社會都要積極行動起來,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文化活動,切實給孩子們補好傳統節日文化這一課。
學校應多些準備和引導。學??山柚ヂ摼W開辦“線上年俗文化展”,通過春節“儀式活動”“各地年俗”“節日用品”等展覽,讓青少年對傳統年俗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讓與節日相關的傳說、美食、風俗、詩詞等文化基因入腦入心。
家庭應多些參與和互動。從年三十的貼對聯、做年夜飯、守歲,到大年初一的拜大年,家庭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最大程度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和魅力,讓傳統文化煥發勃勃生機。如去年春節,網絡上掀起的“年夜飯曬圖大賽”,讓青少年在網絡上記錄父母的好手藝及一桌子美味,這不僅是對家的眷戀,更是對年味的保存。
社會應多些內容和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線上過節的顯著特點,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疫情防控期間,許多專業機構紛紛開設“云劇場”“云課堂”,讓網友通過與專家學者、國學大師對話學習更多知識,這些形式多元的嘗試,內容活潑接地氣,快速拉近了傳統文化與青少年之間的距離,吸引了青少年的“圍觀”。
過年,回家,團聚。春節,不僅僅意味著親人的聚會、親情的滋潤,更重要的是經歷一次精神的洗禮與更新。孩子們的內心深處需要全新的文化體驗,文化味和歷史感、趣味性和娛樂性、參與性和互動性一應俱全,這樣的精神之鈣肯定能滿足青少年的成長所需。(李琳)
掃碼可關注“黃燈籠辣評”微信公眾號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