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場“曬爸媽寄來的年貨”大賽開展得如火如荼。不少網友曬出了家人“千里寄年貨”的照片,“爸媽可能想把冰柜給我寄過來”“收到了媽媽寄的餃子,每種餡約200個”“收到60斤的大包裹,冰箱都塞不下”……一張張讓人眼眶發紅的照片,滿滿的都是牽掛。
父母“遙寄”年貨的背后,是愛的傳遞與牽掛。今年因為情況特殊,很多人響應號召選擇就地過年,為了能讓孩子吃上家鄉的味道,父母提前大包小包地郵寄來了裝滿家鄉味道的年貨,酸菜、腌肉、餃子皮、羊排、炸帶魚……連搟面杖都寄來了,父母滿滿的愛,都在你想不到的細節里,尤其是那句“你就照著我給你寫的紙條做,媽不嫌你胖”,更是讓人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意。
作為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團圓始終都是春節的主題?!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在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心中,春節不僅在于放假,更在于親人的陪伴和朋友的相聚?!熬偷剡^年”對渴望回家團圓的中國人來說,雖有遺憾,但在疫情防控大局面前,許多人選擇了理解和支持。盡管團圓的方式有所改變,但家庭親情、個人友誼的真切感情沒有改變。滿滿當當的年貨包裹,視頻通話的殷殷關切,雖然少了近距離的團聚,但是愛和牽掛從來沒有缺席。
從“回家過年”到“就地過年”,年輕人通過網購郵寄禮物給親人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和新春祝福,父母從老家寄來親手制作的“媽媽牌”土特產,縱然不能團聚,但這一來一往之間,沉甸甸的包裹里承載了滿滿的溫情與愛。
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團聚。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我們以留守代替回家,以安康守護團圓,待到2021年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平平安安,再相聚。(李琳)
掃碼可關注“黃燈籠辣評”微信公眾號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