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提供更多“保姆式”服務
企業、項目入駐園區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突發問題需要及時溝通解決,而傳統模式往往難以快速、直接找到相關負責人。針對這種情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借鑒國內先進經驗,建立企業聯絡員制度,給每個項目指派聯絡員,把“企業自己跑”變成“政府幫忙跑”。企業聯絡員制度實施以來,幫助不少企業方便快捷地解決了用地、融資、人才、技術等方面困難。(2月23日《海南日報》)
市場機遇稍縱即逝。對在市場中闖蕩的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抓住了“時間窗口”,才能迅速站穩腳跟,進而贏得競爭。如果企業在跑審批、辦手續、走程序上花的時間、精力過多,用在創新創造上的時間、精力就會相應減少。政府部門為企業配備聯絡員,在企業遇到問題時助其及時找到“人”、找對“人”,實際上就是為企業降低了時間、運營成本,讓其能夠集中精力做好主業。媒體報道中,一家企業的報建專員講述的親身經歷,令人印象深刻:去年9月,在企業聯絡員全程幫助指導下,通過樂城先行區“零審批”程序,他所在的企業當場成功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以前申報類似許可最快都要58個工作日。
實施企業聯絡員制度,不止樂城先行區一地,省內其他園區也進行了類似操作。為企業配備聯絡員,提供“保姆式”服務,說到底是用政府工作人員的辛苦換取企業的發展。它折射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服務意識的提升,推動著營商環境的改善,也促進著政企關系進入良性循環——企業聯絡員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政府出臺的惠企利企便企政策有沒有落到實處,了解到企業辦事過程中存在哪些“堵點”“痛點”,觀察到政務服務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優化,并及時將之向上反饋,從制度層面推動問題加速解決。實際上,既能沉下去做服務,又能帶著問題浮上來;既能解決“燃眉之急”,又能做到舉一反三,這正是企業聯絡員制度的張力之所在,也是企業對其寄予厚望的原因之所在。
也應看到,作為一項創新性制度,企業聯絡員制度也會面臨一些挑戰。比如,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加速推進,入駐園區的企業、項目將會越來越多,對聯絡員的數量需求勢必水漲船高。如何預防可能出現的供需矛盾,避免“僧多粥少”的現象?再如,伴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深入開展,將會出現很多新領域、新業態,而從事相關領域、業態的企業又難免會對聯絡員提出這樣那樣的新要求。如何才能為相關企業端上適口對味的“菜”,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些都提示著相關方面,不能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而要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將來,努力打好“提前量”,推出更多的創新制度、舉措、辦法,讓服務跟得上、貼得緊、做到位。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服務企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始終保持一種滾石上山的精氣神,牢牢扭住制度創新這個“牛鼻子”,將會推動服務水平更上層樓、營商環境持續升級,也會讓在海南自貿港創新創業的企業擁抱更多的獲得感。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