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鞭r歷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佳節七夕節,自從《詩經》《古詩十九首》贊頌牛郎織女雙星相戀以來,華夏兒女年年都過“七月七”。乞巧、葡萄架下聽悄悄話等民俗逐步融入節慶,但無論如何演化,牛郎織女的愛情主線一直是七夕節的重要精神元素。(8月13日光明網)
愛情,仿佛是七夕節的代名詞,但牛郎和織女真的能相逢嗎?詩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節日來臨,牛郎星和織女星其實并不能通過鵲橋相會。正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所說,作為兩顆恒星,這“倆人”一直都是“異地戀”。牛郎與織女的相會,只不過是古人對于愛情的一種美好憧憬,寄托了古人對茫茫星空的浪漫想象。
在古代,七夕節有著更原始的解讀。其實這是一個女性的節日,原本習俗是婦女們進行各種乞巧活動,乞巧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區慶祝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正是基于此,有不少學者表示,七夕不是中國愛情節,并呼吁請勿誤讀傳統。
其實,不管七夕是什么節日、怎樣由來,它都是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發展的演替,寄托著人們對美好愿景的向往。經歷代演化,現在的七夕已經呈現出由乞子、乞巧、乞美、乞功名、曬書等傳統節日向現代愛情節蛻變的趨勢。其背后蘊含的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人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意識的增強,傳統文化的現代回歸已日益凸顯,這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對于七夕這個傳統節日,如何解讀并不重要,如何過好才是重點。我們可以秉承傳統特色去乞巧、乞美,也可以做個求真派去考證七夕的由來,或是索性就把它當作中國情人節。就像杭州那對相濡以沫50年的老夫妻,“憨憨”的丈夫都學會了悄悄給妻子準備一份七夕禮物,能給生活點儀式感就挺好?。蟼ィ?/p>
掃碼可關注“黃燈籠辣評”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