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濟南大潤發發臭隔夜肉洗了再賣”的新聞登上熱搜。據了解,記者暗訪濟南一大潤發超市發現,這里的店員每天備貨時最先處理的就是頭天未賣完的隔夜肉:不新鮮、味不大的作為9.9元一斤的特價肉賣;臭味明顯的沖洗去味再上柜臺;發臭變質無法處理的,直接鉸餡兒或灌香腸。
隨后,大潤發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相關說明,稱相關肉品已全部封存下架,涉事員工停職接受調查,門店將立刻進行整改,目前正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和調查。
一直以來,大潤發對外宣傳的經營理念是“新鮮、便宜、舒適、便利”,如今發生這樣的事件,顯得頗為諷刺。食品安全是我們最后的一道關口。當下的一些生產者和經營者卻為了利潤不擇手段,無視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人民生命安全。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不容踐踏。要想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需要多方共同發力。如監管部門應制定合理、易操作的規則,并執法到位;企業應該遵守相應制度,督促員工遵照執行;從業人員應有職業操守,不拿他人的健康當兒戲。
此外,輿論監督也可以對食品安全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通過新聞平臺的曝光,企業能夠規范糾正自己的行為,群眾也可以了解不合格產品,并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從而促使行業更加規范。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得到保障。只有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從源頭遏制臭肉、毒酒、爛菜,人民群眾才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穩定。(馬雪菲)
掃碼可關注“黃燈籠辣評”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