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7時許,夕陽西下,淡金余暉細細灑下,遠山近谷俱染。近處村道旁的稻田里,一臺收割機破開泥濘,收割沉甸甸的稻谷,田邊道旁站著十多名圍觀的村民,討論稻谷收成、機械收割,機械轟鳴聲中時不時傳出一陣爽朗笑聲。
這是海南日報記者在萬寧市南橋鎮橋南村委會橋南外村采訪時見到的場景。今年,黎族聚居的橋南外村榮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成為當地的“明星村”,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觀光游玩。

綠樹繁花的橋南外村。
機械化收割
黎族山村新氣象
“收割機比我們傳統的牛耕人割快得多了?!闭驹诘琅杂^看收割稻谷的橋南村委會副主任鄭道坤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位處大山之中的橋南外村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村中道路、排水溝全部硬化,又建成了文化體育活動娛樂場所、農家驛站、遠程科普教育等配套設施,和以前相比那是大變模樣?!?/p>
沿村道進入橋南外村,紅的黃的綠的,五顏六色交織在一起,是花的世界、樹的海洋?;t草綠間,運動場、休閑涼亭、文體室、景觀池點綴其中,幾名孩童在場間嬉戲,不遠處青黃稻田間,農夫勞作,機械轟鳴。
從高處俯瞰村子,青黃相間的稻田如同一塊塊翡翠鑲嵌在大山之中,隨風起舞散發出豐收的味道,尖頂房屋星星點點沿田散布,藍天下,白云朵朵,橋南外村徐徐展開一幅充滿黎族風情的田園山水畫卷。
以前的橋南外村是什么模樣,已不得而知。如今的橋南外村,卻是一幅“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處處?!钡纳鷳B美景。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開始,萬寧市便將橋南外村作為“生態文明村”“美麗鄉村”“整村推進村”進行重點建設。2017年,又整合近3000萬元資金將橋南外村打造為黎族特色村寨保護和開發試點單位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村民非常團結?!编嵉览ふf,橋南外村民風淳樸,在打造黎族特色村寨的過程中,村民發動籌資500萬元,對村莊進行整體規劃建設?!艾F在全部民居都完成了具有濃郁黎族風格的改建、重建,并且配套了水電網等,村民生活質量大大改善?!?/p>
收割機的引進和使用,也是村民生活質量提升的體現。鄭道坤表示,橋南外村居民不到100戶,過去堅持鐵犁牛耕,和大山外的世界接觸也比較少,一直保持著黎族傳統,“如今,年輕人闖出大山,也給村里帶回了很多新變化?!?/p>
(編輯:陳德文)